劳动仲裁

劳动者入职被要求缴纳保证金的是否合法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从用人单位领取劳动报酬和受劳动保护。

  网友咨询:

  劳动者入职被要求缴纳保证金的是否合法?

  律师解答:

  任何要求劳动者缴纳"保证金"的行为均属违法。

  根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司法实践中,无论名称如何包装(保证金、押金、培训费等),只要具有担保劳动关系的性质,一律认定为违法。一旦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收取保证金,劳动行政部门将责令其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在面对用人单位要求缴纳保证金时,有权坚决拒绝。若因拒绝缴纳保证金而被用人单位拒绝录用,劳动者可收集相关证据,如招聘信息、与招聘人员的沟通记录等,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维护自己平等就业的权利。

  律师补充: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在实践中,由于客观情况的不断变化,会出现劳动合同难以履行,或者合同的履行可能造成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的不平衡的情况,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九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