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给付老人赡养费的标准是什么
赡养是指子女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子女作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网友咨询:
子女给付老人赡养费的标准是什么?
律师解答: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确定赡养费的金额时,将结合:被赡养人的实际需求、赡养人的收入情况(如工资、经营所得等)、参照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或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数据等作出综合判断。
子女因经济困难可以向法院申请减少赡养费数额,但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自身经济状况确实发生重大变化,且减少后的赡养费仍能保障父母基本生活需求。若子女经济状况改善(如重新就业、收入恢复至原水平、债务清偿完毕),父母有权要求恢复原赡养费数额,甚至要求子女补足经济困难期间少付的赡养费。
律师补充:
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赡养父母的规定是一种强制性的效力性规定,子女既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履行该项效力性规定,也不能在这项强制性规定上添加任何条件。子女不得以放弃继承权、与父母关系不好、幼年时父母对其关心不够、分家时分得的财产少等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第一千零六十九条 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离婚、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