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辩护

如何判断是否构成虚假诉讼罪

  虚假诉讼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此类行为在民间借贷、房屋买卖、离婚财产分割等民事纠纷中高发。

  网友咨询:

  如何判断是否构成虚假诉讼罪?

  律师解答:

  虚假诉讼案件在民间借贷、离婚财产分割、房屋权属纠纷等领域高发。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构成虚假诉讼罪,需严格依据核心构成要件综合认定。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包括‌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秩序,也包括他人的财产权、‌婚姻权、‌收养权、‌监护权、继承权等合法权益。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使用捏造或编造虚假的事实,作为诉求和证据提起诉讼。仅伪造证据但未提起诉讼,或虽提起诉讼但未提交虚假证据,不构成此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包括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且具备民事诉讼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此外,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本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通常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是用捏造的事实提起诉讼。

  律师补充: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致使人民法院基于捏造的事实采取财产保全或者行为保全措施,造成他人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致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干扰正常司法活动,致使人民法院基于捏造的事实作出裁判文书、制作财产分配方案或者立案执行基于捏造的事实作出的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多次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严重干扰正常司法活动或者严重损害司法公信力的;

  (三)致使义务人自动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确定的财产给付义务或者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财产权益,数额达到一百万元以上的;

  (四)致使他人债权无法实现,数额达到一百万元以上的;

  (五)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数额达到十万元以上的;

  (六)致使他人因为不执行人民法院基于捏造的事实作出的判决、裁定,被采取刑事拘留、逮捕措施或者受到刑事追究的;

  (七)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零七条之一 【虚假诉讼罪】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