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辩护

抗税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社会公共服务得以提供的基础。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和法人的基本义务。然而,在现实中,总有个别人或单位试图逃避纳税义务,甚至采用极端手段对抗税务执法,严重扰乱了税收征管秩序,损害了国家利益。

  网友咨询:

  抗税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律师解答:

  抗税罪是负有纳税义务的人或者企业、事业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故意违反国家税收法规,采取公开抵制、对抗的方法,拒不缴纳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

  抗税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又由于采用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缴纳应纳税款,必然同时侵犯执行征税职务活动的税务人员的人身权利。客观方面是认定抗税罪的关键,需同时满足“暴力威胁方法”和“拒不缴纳税款”两个要素。“暴力方法” 不仅包括对税务人员的人身暴力,如殴打、捆绑、撕扯等,还包括损毁税务执法设备、冲击税务机关办公场所等;“威胁方法” 则指以杀害、伤害、毁坏财物、破坏名誉等方式对税务人员进行恐吓、要挟,迫使对方放弃追缴税款。抗税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负有纳税义务和扣缴税款义务的人。主观方面需具备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负有纳税义务,却故意通过暴力、威胁方法拒绝缴纳税款,且具有逃避纳税的目的。如果纳税人因对税收政策不了解、计算错误导致欠税,或因情绪激动与税务人员发生轻微争执,但并无抗拒缴税的故意,则不满足主观要件。

  律师补充:

  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聚众抗税的首要分子;

  (二)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实施抗税行为致人重伤、死亡,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或者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的,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零二条 【抗税罪】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