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辩护

聚众斗殴罪的定罪标准是怎样的

  在日常生活中,因一时冲动而引发的聚众斗殴事件并不罕见,其不仅对参与者自身造成身体伤害,更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行为会被认定为聚众斗殴罪?

  网友咨询:

  聚众斗殴罪的定罪标准是怎样的?

  律师解答:

  聚众斗殴罪,从法律定义来看,是指聚集多人攻击对方身体或者相互攻击对方身体的行为。在客体要件方面,该罪侵犯的是社会公共秩序。这里的公共秩序,并非简单局限于公共场所的秩序,而是涵盖了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各项共同生活的规则与秩序。在客观要件上,聚众斗殴罪表现为纠集众人结伙殴斗的行为,且通常出于私仇、争霸或其他不正当目的。主体要件上,聚众斗殴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是年满 16 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参与聚众斗殴的人员都会被认定为本罪主体。依照刑法规定,只有聚众斗殴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才会构成聚众斗殴罪主体。主观要件方面,聚众斗殴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故意犯罪。

  律师补充:

  “聚众”,一般来说是指人数众多,至少不得少于 3 人 。当然,这里的人数计算,既包括实施纠集行为的人,也涵盖被纠集参与斗殴的人。

  首要分子是指在聚众斗殴中发挥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他们或是率先挑起事端,或是精心安排斗殴的各项事宜,在整个犯罪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主导作用。而其他积极参加者,则是指除首要分子以外,在聚众斗殴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他们积极响应首要分子的号召,在斗殴过程中表现活跃,或是主动攻击对方,或是为斗殴提供重要帮助等。

  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多次聚众斗殴的;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持械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二条 【聚众斗殴罪】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众斗殴的;

  (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

  (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

  (四)持械聚众斗殴的。

  【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