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继续工作,劳动关系还存在吗
劳动关系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依法确立的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劳动用工领域,劳动关系的认定至关重要。
网友咨询:
劳动者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继续工作,劳动关系还存在吗?
律师解答:
劳动者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继续工作,通常构成事实劳动关系,劳动关系依然存在。
根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规定,劳动关系的成立并不完全依赖书面劳动合同,而是以 “实际用工” 为核心,只要用人单位实际安排劳动者从事有报酬的劳动,且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双方即形成劳动关系。
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工资支付凭证或者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律师补充:
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工伤不管什么原因,责任在个人或在企业,都享有社会保险待遇。没签合同受工伤也能要求赔偿,构成工伤的前提是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没签劳动合同并不代表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如果因未签劳动合同,公司不承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可以先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确认劳动关系,然后再申请工伤认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七条 【劳动关系的建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