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单方面降薪,劳动者如何维权
在如今的职场环境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本应建立在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基础之上。然而,现实里却不乏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自身利益,做出损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其中,单方面降薪便是较为常见的一种。
网友咨询:
用人单位单方面降薪,劳动者如何维权?
律师解答:
(一)发现降薪后,应及时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可以与人力资源部门或上级领导进行面谈,明确表达自己对降薪的异议,要求用人单位说明降薪的原因,并出示相关的依据。同时,要求用人单位恢复原有的工资待遇。在协商过程中,要注意保留好相关的沟通记录。
(二)如果与用人单位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投诉时,需要携带好之前收集的证据材料,向劳动监察部门如实反映用人单位单方面降薪的情况。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一旦查证用人单位的降薪行为违法,会责令其改正,并要求用人单位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工资。
(三)若投诉后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依法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仲裁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如果用人单位不执行仲裁裁决,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四)如果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法院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并作出公正的判决。
律师补充: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五条 【劳动合同的变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