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单方交通事故,驾驶员应该如何处理
在日常出行中,交通事故频发,其中单方交通事故并不少见。所谓单方交通事故,指的是在交通事故中,事故原因完全由事故中唯一受害方自身造成,且不涉及第三方人员伤亡或财物损失,常见如车辆碰撞外界物体,自身车辆受损,但外界物体无损坏或无需赔偿。
网友咨询:
发生单方交通事故,驾驶员应该如何处理?
律师解答:
1、驾驶员需立即停车,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在来车方向设置警示标志,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2、若有人员受伤,务必第一时间拨打120 急救电话,寻求医疗救援。
3、尽量保留事故现场,如影响交通等原因,无法保留现场,也应该拍照留证据,将车辆就近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在报警的同时立即向保险公司报案。向交警说明事故时间、地点、原因及车辆受损情况,由交警到场勘查并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保险公司定损员会对车辆损失进行评估,车主需积极配合,提供车辆行驶证、驾驶证等相关证件。
4、车辆撞损护栏、路灯、交通标志等公共设施时,驾驶员除报警外,需联系市政、路政等管理部门核定损失并赔偿。
律师补充: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适用简易程序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的,交通警察应当根据现场固定的证据和当事人、证人陈述等,认定并记录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当事人姓名、驾驶证号或者身份证号、联系方式、机动车种类和号牌号码、保险公司、保险凭证号、道路交通事故形态、碰撞部位等,并根据规定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当场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不具备当场制作条件的,交通警察应当在三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九条 道路交通事故由事故发生地的县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未设立县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由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
第十条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在两个以上管辖区域的,由事故起始点所在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
对管辖权有争议的,由共同的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管辖。指定管辖前,最先发现或者最先接到报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先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