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的游戏账号被“找回”,买家如何维权
在当今数字化娱乐时代,网络游戏已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玩家为了迅速提升游戏体验,会选择在二手交易平台购买具有高等级、稀有装备的游戏账号。然而,令买家头疼的是,购买的游戏账号时常遭遇被卖家“找回”的情况。
网友咨询:
购买的游戏账号被“找回”,买家如何维权?
律师解答:
1、判断交易合同的有效性。游戏账号属于虚拟财产,受到法律保护。买家与卖家之间围绕游戏账号的交易,本质上构成了一种合同关系。只要双方达成的转让协议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该买卖合同就是合法有效的。
2、收集并保留相关证据。买家应尽可能收集能够证明自己权益的各类证据:账号价格、交易方式、账号状态、转账记录、登录记录、游戏内消费记录等。
3、尝试与卖家沟通。明确告知卖家其行为已违反合同约定,要求卖家立即归还账号或退还购买款项。同时,务必保留好整个沟通的记录。
4、向平台投诉。如果交易是通过正规的游戏交易平台进行的,买家可向平台客服反馈账号被找回的情况,并提交之前收集的相关证据,请求平台协助处理。
5、当与卖家沟通无果,且平台调解也未能达到满意结果时,若账号价值较大,买家可以考虑报警。因为卖家恶意找回已出售账号的行为,在达到一定金额标准时,可能涉嫌诈骗犯罪。
6、买家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卖家承担违约责任。在诉讼过程中,买家需要向法院提交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与卖家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买卖合同关系,以及卖家违约找回账号给自己造成的损失。
律师补充:
网络虚拟财产作为一种新兴财产,逐渐成为信息化时代中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游戏账号、网络游戏装备等也在玩家的时间、精力、金钱投入下有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具备了财产属性。虚拟财产不仅具有财产的一般价值属性,更具有精神价值。
网络虚拟财产具有财产的特性,其被侵犯时依法应当受到保护。与常见的财产类型不同,虚拟财产的价值具有抽象性,体现在其价值无法被直接“量化”。双方当事人无法就虚拟财产的价值和评估方法协商一致时,可以结合具体场景分析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六条 民事主体享有法律规定的其他民事权利和利益。
第一百二十七条 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四百六十四条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
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