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

劳动者操作违规,是否影响工伤认定

  在日常工作场景中,工伤事故的发生总是令人痛心。而当事故发生后,劳动者的违规操作往往会成为争议焦点。

  网友咨询:

  劳动者操作违规,是否影响工伤认定?

  律师解答:

  一般情况下,劳动者操作违规并不必然影响工伤认定。我国工伤认定遵循无过错责任原则,这意味着,即使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的过失行为,只要其受伤符合《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工伤认定的情形,就应当认定为工伤。劳动者违反规章制度造成事故,即便自身存在过错,用人单位也不能免责,待遇也不会有任何的区别,能够最大限度的对工伤职工进行保护。

  不得认定工伤的情形:故意犯罪的;醉酒或者吸毒的;自残或者自杀的。

  律师补充: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