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母签订的免除赡养义务的协议有效力吗
赡养是指子女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子女作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网友咨询:
与父母签订的免除赡养义务的协议有效力吗?
律师解答:
与父母签订的免除赡养义务的协议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
根据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这就表明,赡养父母是子女无法推脱的法定义务,这种义务并非基于双方约定而产生,而是基于父母子女之间的特定身份关系所衍生,是法律的强制性要求,不会因一纸协议就被免除。
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体现了感恩与回报,是亲情伦理的基本体现。若允许通过协议免除赡养义务,将严重冲击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破坏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对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随着年龄增长,父母往往会面临劳动能力下降、生活自理困难以及经济收入减少等问题,此时他们急需子女的照顾与经济支持。倘若允许子女通过协议逃避赡养责任,那么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将难以得到保障。
律师补充:
子女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父母可以:
1、寻求居委会、村委会帮助。居委会或村委会能全面了解掌握双方矛盾问题产生的根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家庭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和谐。
2、提起民事诉讼。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3、追究刑事责任。不尽赡养义务的子女可能构成遗弃罪。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第一千零六十九条 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离婚、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