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

意定监护人的范围主要包括哪些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对于自身权益的规划和保障愈发重视。意定监护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它赋予了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自主选择监护人的权利,以便在自己未来可能丧失或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能得到妥善的照顾和权益维护。

  网友咨询:

  意定监护人的范围主要包括哪些?

  律师解答: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

  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在很多情况下,近亲属由于与被监护人存在血缘或婚姻关系,彼此之间较为熟悉和信任,往往是意定监护人的优先选择。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这主要指近亲属以外的亲属或者朋友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可能与近亲属关系疏远,或者近亲属因各种原因无法承担监护职责,此时他们可能会选择与自己关系密切、值得信任且具备监护能力的其他个人作为意定监护人。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组织:这里的组织既可以是法人组织,也可以是非法人组织;既可以是营利性组织,也可以是非营利性组织。常见的愿意担任监护人的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律师补充:

  意定监护优先于法定监护予以适用。法律设立意定监护制度即是要尊重成年人自己的意愿,当然具有优先适用的地位。意定监护协议公证可以确认和保护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可以为解决纠纷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在进行意定监护协议公证时,当事人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

  1、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材料:国内人士提交身份证、户口簿;外国人提交护照;台湾居民提交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身份证;港澳居民提交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身份证;法人或其他组织提交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等;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证明及其身份证、单位公章。

  2、接受监护权一方的身份证明材料。

  3、涉财产处分的,提供财产凭证(如房产证等)

  4、双方协商达成的协议监护文本(公证员审核后可依法修改或由承办公证员代为起草)

  5、经公证员审核后需要补充的其他证明材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十条 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第三十三条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