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

离婚协议中违约金条款是否有效

  协议离婚是指婚姻关系因双方当时人的合意,并经过登记程序而解除。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网友咨询:

  离婚协议中违约金条款是否有效?

  律师解答:

  离婚协议中违约金条款通常是有效的,但需满足一定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协议双方当事人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作出真实的意思表示,否则违约金条款可能无效。

  2、意思表示真实。双方签订离婚协议时,关于违约金条款的约定必须是自愿的,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3、内容符合法律规定。违约金条款的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4、不违背公序良俗。违约金条款不能违背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如约定以放弃子女抚养权作为支付违约金的条件,此类条款因违背公序良俗而无效。

  5、约定数额合理。

  律师补充:

  离婚协议的内容上看,包括三项主要内容,即自愿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离婚协议生效时间是在办理完离婚登记,领取离婚证的时候‌。离婚协议对双方均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应当依约履行相关义务。如果对方拒不履行协议内容,可以起诉至法院,待法院判决生效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若协议中的条款存在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的情形的,双方在签订离婚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申请撤销或变更协议内容。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