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

婚前财产在离婚时是否会被分割

  离婚是双方在婚姻中最糟糕的状态,大多数人是不忍心走到这一步的,但是一旦涉及到离婚,那么肯定要进行财产分割。

  网友咨询:

  婚前财产在离婚时是否会被分割?

  律师解答:

  婚前财产,指的是在结婚登记前夫妻一方就已经取得的财产,既包括动产,如存款、车辆等,也包括不动产,像房产、土地使用权等,还涵盖知识产权等无形财产。从所有权的取得时间来看,婚前财产是在婚姻关系成立之前就已经被一方合法拥有的,其权利归属在婚前就已确定,不会因婚姻关系的缔结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因此,婚前财产在离婚时不会被分割。

  如果夫妻双方在婚后对婚前财产的归属有书面约定,约定婚前财产为夫妻共同所有,那么按照约定,该婚前财产在离婚时需要进行分割。此外,婚前财产在婚后产生的增值部分,若增值是由于夫妻双方共同经营、管理等共同行为导致的,这部分增值可能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而进行分割。

  律师补充:

  婚前财产公证,是指公证机构依法对夫妻双方(或未婚夫妻)就各自婚前财产和债务的范围、权利归属等问题所达成的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给予证明的活动。婚前财产公证需要提前准备的重要材料有:个人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簿,已婚夫妻办理财产公证需要带上结婚证;与约定内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如房产证、未拿到产权证的带购房合同和付款发票;婚前财产协议书,一般涵盖双方的姓名、性别、职业、住址等个人基本情况;财产的名称、数量、价值、状况、归属等。

  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对公证书的内容有争议的,可以就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