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

员工上班经常迟到的,公司解雇合法吗

  良好的出勤率是员工工作表现的基石。公司要求员工按时开始和结束工作,所有的员工都应按时打卡考勤。

  网友咨询:

  员工上班经常迟到的,公司解雇合法吗?

  律师解答:

  员工上班经常迟到,公司解雇并非绝对合法,需同时满足“规章制度合法有效”、“迟到行为达到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解雇程序合规”等核心条件。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若公司未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员工手册》(如未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或未向员工公示(如未签字确认、未邮件通知),则《员工手册》中“迟到解雇”的条款无效,公司以此解雇员工属违法。

  严重违反规章制度是解雇的实质条件,若迟到导致团队任务延误、客户投诉(如因迟到错过重要会议),或长期占用团队资源(如每月迟到超10次),可能被认定为“严重”。此外,公司应该关注员工的个人情况和客观因素,如交通拥堵、疾病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迟到。对于这些情况,公司应该给予员工更多的理解和宽容。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律师补充:

  许多公司会根据公司的情况以及不同的部门岗位,制定专属的规章制度,以此来约束员工的日常行为。为了能够约束员工的行为,针对员工违反规章制度的,有些公司在规章制度中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比如警告、罚款、开除等。罚款是一种剥夺公民财产权的行为,在性质上属于行政处罚行为。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罚款只能由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设定,且实施主体仅限于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机关等。公司不具备实施经济处罚权的主体资格,不能对员工做出经济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