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

员工故意不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否还需支付二倍工资

  劳动合同是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形式,也是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基本前提,在劳动法中占据核心的地位。随着劳动者法律意识的提高,因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引发的二倍工资争议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

  网友咨询:

  员工故意不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否还需支付二倍工资?

  律师解答:

  如果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已尽到诚实磋商义务,是劳动者本人原因导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无需支付二倍工资。

  根据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就必然要支付二倍工资。劳动合同的签订,本应是双方合意的结果,需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配合完成。

  要免除二倍工资责任,用人单位必须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已向劳动者提出签订合同的要求;劳动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或拖延签订;用人单位已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常见有效证据包括:书面通知签合同的记录、电子邮件、微信聊天截图、证人证言、录音录像等。

  律师补充:

  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的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计算基数按劳动者对应月份提供正常劳动所能获得的相对固定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职务工资、工龄工资、级别工资等应发工资确定。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二倍工资最多只有11个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

  第七条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为由,请求用人单位支付二倍工资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但用人单位举证证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因不可抗力导致未订立的;

  (二)因劳动者本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未订立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