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备案的房屋租赁合同是否有效
在日常生活里,租房现象随处可见。年轻人奔赴大城市打拼,首要之事便是租个安身之所;商户们为了生意,也会租赁店面开启创业之旅。而租房过程中,租赁合同是保障双方权益的关键文件。
网友咨询:
未经备案的房屋租赁合同是否有效?
律师解答:
房屋租赁合同是指房屋出租人将房屋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定期给付约定租金,并于合同终止时将房屋完好地归还出租人的协议。当事人订立房屋租赁合同后未依法办理备案登记,不应影响房屋租赁合同效力。合同的生效,主要基于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愿表达,以及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要素。
虽然未经备案不影响房屋租赁合同的效力,但备案还是有诸多重要意义的。房屋租赁备案有助于政府部门对房屋租赁市场进行规范和管理 。通过备案信息,相关部门能够掌握当地房屋租赁的规模、分布、租金水平等情况,为制定房地产政策、调控市场提供数据支持。对于承租人来说,备案能提供一定程度的权益保障。在涉及房屋租赁纠纷时,备案的合同可能会增加证据效力。
律师补充:
直辖市、市、县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房屋租赁登记备案信息系统,逐步实行房屋租赁合同网上登记备案,并纳入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
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房屋租赁当事人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房屋租赁合同;
(二)房屋租赁当事人身份证明;
(三)房屋所有权证书或者其他合法权属证明;
(四)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记载的信息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一)出租人的姓名(名称)、住所;
(二)承租人的姓名(名称)、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
(三)出租房屋的坐落、租赁用途、租金数额、租赁期限;
(四)其他需要记载的内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七百零六条 当事人未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办理租赁合同登记备案手续的,不影响合同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