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式消费合同债权可以转让吗
预付式消费是指在健身娱乐、餐饮住宿、教育培训及商业零售、歌剧影院、美容美发、洗浴服务等休闲娱乐行业出现的“先付钱后消费”消费模式。在这类消费模式里,消费者预先支付费用,与商家形成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网友咨询:
预付式消费合同债权可以转让吗?
律师解答:
预付式消费合同债权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让的。
只要满足相应的转让条件,遵循既定的转让规则,合同债权的转让就具有合法性和有效性。在预付式消费场景中,消费者若要转让预付式消费合同债权,需要将转让事宜通知到经营者。当经营者收到这个通知时,债权转让便对其产生法律效力。
预付式消费合同的债权转让并非毫无限制,必须遵循诚信原则。预付式消费合同约定经营者在履行期限内向消费者提供不限次数服务,消费者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以债权转让的名义让多名消费者行使本应由一名消费者行使的权利、损害经营者利益,经营者主张债权转让行为对其不发生效力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律师补充:
经营者以收取预付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与消费者订立书面合同。预付式消费合同应包括以下内容:经营者的名称、负责人、注册地址、联系方式、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与备案编号;单用途卡的名称、种类和功能,及其购买、充值、余额查询、使用、退卡方式,记名卡还应包括挂失、转让方式;收费项目和标准;当事人的权利、义务;预收资金管理方式;纠纷处理原则和违约责任;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其他事项。
经营者收取预付款后,应当按照与消费者的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不得降低商品或者服务质量,不得任意加价。经营者未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还预付款。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一条 消费者转让预付式消费合同债权的,自债权转让通知到达经营者时对经营者发生法律效力。债权转让对经营者发生效力后,受让人请求经营者依据预付式消费合同约定兑付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受让人请求经营者提供预付卡更名、修改密码等服务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预付式消费合同约定经营者在履行期限内向消费者提供不限次数服务,消费者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以债权转让的名义让多名消费者行使本应由一名消费者行使的权利、损害经营者利益,经营者主张债权转让行为对其不发生效力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