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间经常性谩骂构成家庭暴力吗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家暴行为不仅直接危害受害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极易引发恶性刑事案件,危害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家庭暴力绝不是“家事”,而是法律严厉禁止的行为。
网友咨询:
夫间经常性谩骂构成家庭暴力吗?
律师解答:
夫妻间经常性谩骂构成家庭暴力。
法律明确将 “经常性谩骂” 纳入家庭暴力范畴。法院判断是否构成家暴,会结合 “行为频率(是否每周多次)、内容严重程度(是否突破道德与法律底线)、造成的损害后果(是否引发心理疾病、社会评价降低)” 三大要素,只要满足这些条件,即可认定为家庭暴力。经常性谩骂:“经常性”意味着行为通常需持续数月以上,而非偶尔争吵;“谩骂内容” 具备侮辱性、贬低性,足以导致受害者心理创伤。
需特别注意,“偶尔争吵中的情绪化吐槽” 与 “经常性谩骂” 有本质区别:前者是夫妻矛盾中的短暂情绪宣泄;后者是长期、刻意的人格贬低,内容具有攻击性,二者的法律性质与后果截然不同。
律师补充:
家庭暴力通常发生于夫妻之间单独相处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受害者在家庭生活中一般处于弱势地位,常抱有委曲求全的心理,为了家庭稳定和避免激化夫妻矛盾选择逆来顺受,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受害者没有能力对家庭暴力行为完整全面地举证。遭遇家庭暴力受害方要注意收集以下证据:心理咨询或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建议;向公安人员报警的记录与公安人员的询问笔录;除双方当事人外,其成年子女、具有认知能力的未成年子女和邻居出具的证言;双方的聊天记录、音频视频等。
【法律依据】
《反家庭暴力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第三条 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履行家庭义务。
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
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