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

父母有能力却拒绝支付子女抚养费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

  网友咨询:

  父母有能力却拒绝支付子女抚养费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律师解答:

  父母有能力却拒绝支付子女抚养费,将承担一系列法律后果:

  1、若经法院判决或调解应支付抚养费却拒不支付,对方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会采取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其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其财产等措施。

  2、父母有能力却拒绝支付子女抚养费,可能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会导致其在乘坐飞机、高铁,入住星级酒店,购买不动产,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方面受到限制。

  3、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情节严重,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律师补充:

  抚养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以停止给付抚养费。同时,抚养费的支付方式可以是定期支付,也可以是一次性支付,具体由双方协商或法院判决。

  一次性支付需满足以下条件:

  1、支付方具备支付能力‌,需证明其现有资产(扣除基本生活所需)足以覆盖全部抚养费。

  2、符合子女最佳利益‌,避免因分期支付导致教育规划、医疗救治等长期需求受阻;

  3、‌存在特殊必要性‌,如支付方即将移民、存在转移财产风险或职业具有高不确定性、支付抚养费一方涉及刑事案件在逃或者被限制人身自由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