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泽坤律师
手 机:15508163888
微 信: 15508163888
时间:2019-11-01 12:09:15
通过粉饰一家“空壳”公司,一家科技公司在能够在银行进行2亿元“结构性存款”的伪装下被诈骗了近1亿元。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检察院以涉嫌欺诈罪先后逮捕了黄等9人。
这两个人只有初中文化 重大金融欺诈案件中的合谋
“我们已经做了各方面的风控,公司的营业执照是复印件,开户许可证、公章、财务章、法人章、u盾和密码装置都在我们这里,但是我们这一亿还是一个小时内“蒸发”了……”
谈到被欺骗的过程,余杭区一家科技公司的老板感到后悔和有些困惑。
随着犯罪嫌疑人黄和其他人的被捕,受害者逐渐清楚了案件的原因和后果。
黄和任,河北人,是朋友。虽然两人都只有初中教育,但他们的思维非常灵活。 早在2017年,任正非就听说过找人“背债”的业务,即找一家公司,粉饰包装,然后让投资者将资金转移到这家公司,开展银行的“结构性存款”业务,骗取投资者的资金。 他们一直想尝试,但没有成功。
今年春节前后,黄在河北遇到了一位愿意投资3000万元的投资者。 黄和仁接到消息后,立即找到了李彦宏,通过李彦宏的介绍,他们找到了一家“债务担保”公司,一家河北汽车贸易公司(以下简称“河北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刘和伟。事实上,这不是一家真正从事汽车贸易业务的公司,而是一家“空壳”公司。 尽管投资最终没有实现,但没有回头路。“债务支持”公司都已经找到了。他们怎么能放弃这个机会?布局仍在进行中...
投资者怎么能相信这家“债务支持”公司并上钩呢? 黄某又找来了假扮“空壳”公司财务的梁某、诈骗成功后帮助洗钱的李某某以及银行工作人员孙某,此外,刘某还找到了能说会道的高某假扮“空壳”公司的经理。这一团伙所有人都在黄某和任某的安排下,约定好了分赃比例,少则几百万元、多则上千万元的一块块“馅饼”砸得每个人都“头晕目眩”,他们都非常尽职地扮演好了各自的角色。
粉饰“空壳”公司欺诈的成功
那么,“空壳”公司如何在银行的“结构性存款”业务中套利呢? 3月初,黄某找到了银行工作人员孙某,详细了解了企业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资质和条件,并把“空壳”公司信贷资质不良的法定代表人刘某换成了没有征信问题的魏某。虽然做足了“功课”,但银行对河北公司“结构性存款”的授信批复仍旧没有批下来,因为该公司根本不符合办理条件。
同时,黄积极联系投资客户资源的中间商,谎称有2亿元的“结构性存款”业务。只要银行根据这一业务发行承兑汇票,贴现后的票据将产生数十万元。 消息在中间商圈子里广泛传播后,黄等人终于在杭州余杭找到了一家想做这项投资业务的科技公司。 后来,科技公司的代表詹先生来到河北,在那里他遇到了中间人李某,“壳”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牟伟、刘谋、孙谋等。 双方同意,投资资金在同一天进入河北公司账户后,必须在同一天在银行开具承兑汇票,投资者将凭此汇票贴现,为公司盈利。 之后,牟伟交出了河北公司营业执照、开户许可证、公章、财务章、法人章、u盾等的正本和副本。对投资者来说
尽管詹其雄得到了牟伟提供的东西,但他非常谨慎,因为他必须采取各种防风措施,才能安全地将这么一大笔钱存入另一家公司的账户。 3月19日,詹先生和魏先生来到了一家可以办理这项业务的银行。在黄的鼓动下,孙假装是银行的客户经理,告诉詹其雄,河北公司确实可以处理“结构性存款”业务,这给了詹其雄一个“保证” 后来,孙谋编造了一个理由,帮助牟伟等人从詹先生那里骗取河北公司的公章,并重新提交转账所需的密码,以便为资金转账做好充分准备。
3月21日上午9点,詹先生和魏先生一起来到银行寻找孙谋,共同办理“结构性存款”业务。 当时,詹先生再次询问是否可以在当天开具承兑汇票。收到孙谋的肯定答复后,他通知余杭的一家科技公司通过银行转账将1亿元转入河北公司账户。 20多分钟后,詹先生发现他账户上的1亿元突然被转到了9980万元。他立即找到了孙谋,问为什么。对方不知道为什么,所以詹先生立即报警 魏某当场被公安机关抓获,而孙某、梁某在第二天也被抓获,黄某等其余6人于4月份陆续被抓获归案。
提前准备电子账单 等到你在罐子里抓到海龟。
在该案中,其实魏某等人早已提前准备好了二十几份银行电子汇票,等到你在罐子里抓到海龟。 。1亿元资金到账后,梁某按照事先安排,将其中的9980万元转到了李某所控制的江苏某家具公司,该公司又将钱转至福建某公司,后资金又转入其余几百个银行账户,由李某在澳门进行洗钱。但是因占先生第一时间报警,公安机关追查并冻结了大部分赃款。
据检察官称,本案中的欺诈过程可以说是“完美无缺的”。 ,不然也不可能骗过经验老到的投资方,这少不了该案中每个犯罪嫌疑人的“完美”表现,他们中有经营失败的商人、有银行工作人员、有略懂财务的家庭妇女,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只是参与了犯罪的一个环节,甚至误以为自己的行为并不重要,殊不知其早已成为惊天骗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黄某的诱导下,有人甚至认为这不过是一起民事经济纠纷,殊不知自己已经成为诈骗一个亿的案件共犯,可能会被判重刑。
免责声明:非本网文中提及到:“杜泽坤”或四川蜀仁律师事务所的信息,皆为来自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站长邮箱:531014023@qq.com,站长将在收到邮件12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