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

员工医疗期内劳动合同到期的怎么处理

  医疗期是指用人单位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而停止工作治病休息,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

  网友咨询:

  员工医疗期内劳动合同到期的怎么处理?

  律师解答:

  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劳动者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单位在医疗期内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属于违法,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赔偿金。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律师补充:

  劳动者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单位在医疗期内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则属于违法。

  维权建议采取以下步骤:

  (一)固定证据‌:立即收集并保存好病假证明、诊断记录、请假审批单、辞退通知等关键证据。

  (二)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要求查处违法行为。劳动监察部门有权责令公司改正。

  (三)在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主张请求应包括:确认解除行为违法、恢复劳动关系、补发病假工资差额等。

  (四)如果对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不服,劳动者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第一条  为了保障企业职工在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期间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六、二十九条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