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的买卖合同内容,能够随心使用吗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网友咨询:
AI生成的买卖合同内容,能够随心使用吗?
律师解答:
AI 生成的买卖合同内容并非绝对不能使用,但绝不能 “随心” 使用。
AI 生成的合同内容本身只是一种文本素材,其能否构成有效的合同,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合同成立和生效的要件。AI 生成的内容若经过双方当事人协商确认,对其中的权利义务条款达成一致意见,且符合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等生效要件,那么这样的合同是能够使用,具有法律效力的。
AI 生成的合同内容存在一定局限性,AI 本质上是基于大数据和算法进行内容生成,其生成的条款可能存在通用性过强、缺乏针对性的问题。此外,法律条文会随着社会发展不断修订完善,AI 的数据库若未及时更新,生成的条款可能不符合最新的法律规定。在使用 AI 生成的买卖合同内容时,仔细核对合同中的当事人信息、标的物描述、价款支付方式、违约责任等核心条款,确保其准确无误,符合交易实际情况,还要结合具体交易场景进行个性化修改。
律师补充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当事人一方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对方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