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手机“货不对板”,能否要求退一赔三
网购手机“货不对板”,是指消费者收到的手机在配置、新旧程度、版本、功能完整性等方面,与商家宣传内容不一致的情形,常见于宣传全新机实际是翻新机、标注128GB 存储实际为64GB、承诺无拆修实际有维修记录等场景。
网友咨询:
网购手机“货不对板”,能否要求退一赔三?
律师解答:
网购手机“货不对板”能否要求退一赔三,核心在于商家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 “欺诈”。
“欺诈”是指经营者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者隐瞒真实情况,诱使消费者作出错误购买决定的行为。具体到网购手机场景,以下情况都属于“欺诈”:宣传“全新未激活”,实际是“已激活的二手机”;宣传“国行正品”,实际是“水货”(比如港版、美版,无法享受国行保修);宣传“旗舰机型”,实际是“组装机”等。
律师补充:
消费者应当文明、理性消费,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发生消费争议时依法维权。经营者应当建立便捷、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消费争议。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