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

家长长期“咆哮式”辅导孩子作业,算不算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以及共同生活的人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网友咨询:

  我每天辅导孩子数学都要崩溃,有时候急了会说你怎么这么笨之类的话。最近孩子班主任说这可能涉嫌家庭暴力,真的有那么严重吗?

  律师解答: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以文明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职责,不得实施家庭暴力。司法实践中对于家庭暴力行为的认定,一般会考虑实施家庭暴力行为的原因、实施家庭暴力的次数或频率、实施家庭暴力是否造成损害后果。长期、高频的侮辱性咆哮可能构成家庭暴力。如果在教育孩子时仅是偶尔轻微打骂,没有造成较严重的损害后果,且行为不是持续性、经常性的,一般不认为是家庭暴力。

  律师补充:

  面对家庭暴力,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十五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创造良好、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

  共同生活的其他成年家庭成员应当协助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第三条  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履行家庭义务。

  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

  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