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到主要赡养义务的继承人,能否多分遗产
继承从被继承人生理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时开始。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网友咨询:
尽到主要赡养义务的继承人,能否多分遗产?
律师解答:
尽到主要赡养义务的继承人,可以获得更多的遗产分配份额。
我国继承制度兼顾“平等”与“公平”。同一顺序继承人一般应均等分配遗产。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尽到主要赡养义务”,不仅包括经济上的供养,还涵盖生活上的照料(如照顾饮食起居、陪同就医)和精神上的慰藉(如经常陪伴、关心情绪)。法院在判定 “是否尽更多赡养义务” 时,会综合考量多方面证据,比如子女为父母支付的医疗费、生活费凭证,邻居或社区出具的照料证明,父母的书面陈述或录音录像等。
律师补充:
公民的继承权受法律保护,不能随意剥夺,只有公民存在严重违反人伦道德的罪行或严重不道德的行为才会丧失继承权。在遗产继承中,继承人之间因是否丧失继承权发生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的规定,判决确认其是否丧失继承权。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
(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
(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
(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
(五)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