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辩护

受贿罪的受贿金额如何认定

  受贿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从而构成的犯罪。

  网友咨询:

  受贿罪的受贿金额如何认定?

  律师解答:

  数额作为犯罪成立所需的罪量要素,应当按照主客观相一致原则予以认定。受贿犯罪中赃款数额的判定,通常基于受贿物品价值,包括受贿所得财物价值及受贿带来的利益。

  实践中,不少受贿人会通过多次收受财物的方式试图规避法律制裁,对多次受贿未经处理的,累计计算受贿数额。这里的 “未经处理”,既包括未经刑事处罚,也包括未经党纪、政务处分。随着腐败手段的日益隐蔽化,受贿形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现金收受,财产性利益逐渐成为常见的受贿方式。对于这些财产性利益,犯罪数额以实际支付或者应当支付的数额计算。

  律师补充:

  受贿金额在受贿罪量刑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但并非唯一决定因素。在量刑时,法院还会综合考虑受贿人的犯罪情节,如是否主动索贿、是否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并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是否多次受贿等。

  刑法规定,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刑法关于贪污罪的刑罚的规定处罚。受贿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受贿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受贿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对贪污罪、受贿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应当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金;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应当并处二十万元以上犯罪数额二倍以下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应当并处五十万元以上犯罪数额二倍以下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对刑法规定并处罚金的其他贪污贿赂犯罪,应当在十万元以上犯罪数额二倍以下判处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五条 【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第三百八十六条 【受贿罪的处罚规定】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