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辩护

聚众打架斗殴的如何处罚

  在某夜市街区,两拨人因琐事发生口角,随后矛盾迅速升级,演变成一场激烈的聚众打架斗殴事件。现场混乱不堪,桌椅横飞,多人受伤,周围群众纷纷惊恐避让。这起事件不仅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更对当事人及其家庭造成了难以挽回的伤害。

  网友咨询:

  聚众打架斗殴的如何处罚?

  律师解答:

  如果聚众打架斗殴情节较轻,尚未构成犯罪,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安机关可对参与者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同时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若情节较重,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当聚众打架斗殴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时,就会触犯刑法,涉及聚众斗殴罪。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多次聚众斗殴的;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持械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律师补充:

  在司法实践中,要准确区分多人实施的故意伤害行为与聚众斗殴行为的性质,需要在犯罪客体、主观方面等进行精准把握。故意伤害罪的犯罪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主观方面一般是伤害他人的故意,犯罪动机可能多种多样。聚众斗殴罪的犯罪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行为人主观心态上一般是出于为了争霸一方抢占地盘,或为了报复他人,或为了寻求刺激等公然蔑视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的犯罪动机。

  对于“首要分子”,立法进行了明确规定也较为容易认定,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积极参加者”是指首要分子以外在聚众斗殴中发挥主要作用或者在斗殴中直接致伤、致死他人者。纠集多人斗殴的,提供斗殴凶器的,接送多人赶赴、离开斗殴现场的,在斗殴时行为积极的,一般应认定为聚众斗殴的积极参加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二条 【聚众斗殴罪】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众斗殴的;

  (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

  (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

  (四)持械聚众斗殴的。

  【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