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泽坤律师:15508163888

非吸中将未收回的本息再次签订合同的不应计入犯罪金额

时间:2019-11-01 10:44:09

裁判员 的要点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以及准确确定吸收的存款数额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不仅关系到刑事制裁肇事者以维持金融秩序,还关系到救济和保护筹资参与者的合法权益。 投资到期后,本金和利息并未实际交付给筹资参与人,而是以重新签订投资合同的形式转移。转让指令中重复投资的金额不得累计为犯罪金额。否则,非法高息和复利将被合法化,不利于筹资参与者本金损失的平等保护,也不利于筹资参与者的合理投资。 如果定罪证据真实、充分,量刑证据有疑问,应做出有利于被告的裁定

情况

南京洪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洪升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4日。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专门吸收高利率存款用于不明社会对象。 被告王丽丽和姚天龙在洪升公司做销售人员,吸收许多集资参与者的存款。存款到期后,本金和利息不予支付,然后签订合同进行重复投资。 南京市宣武区人民检察院根据所犯罪行的数量,多次投入和积累罪名。王丽丽,被告人,从华家军、项燕等处提取存款共计701.49万元,实际损失共计588.63万元。被告姚天龙从石中之等人处提取存款共计39.22万元,实际损失共计37.02万元。二.被告人民行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控辩双方就转移指令中的重复投资是否累计到犯罪金额存在争议。 事件发生后,被告王丽丽自愿提取了10万元

裁判员

江苏省南京市宣武区人民法院认为,检察机关根据审计报告将重复投资计入犯罪金额,筹资参与人认定的实际损失大幅度超过其投资本金,包括非法高息和年收益率超过100%的复利,逻辑上难以证明,不符合常识。 不利于平等保护筹资参与者的主要损失,也不利于引导筹资参与者进行合理投资。 如果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数额没有适当确定,则不应采纳审计报告中的相应意见。 根据文件证据综合判断,王丽丽被告个人吸收存款造成的损失分别为301.14万元和279.241万元,姚天龙被告个人吸收存款造成的损失分别为37.12万元和33.495万元。 被告王丽丽、姚天龙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其中,被告人王丽丽非法吸收了大量存款 判决如下:1 .被告王丽丽被判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处三年零三个月有期徒刑,并处12万元罚款。 被告姚天龙被判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处一年零六个月有期徒刑,并处三万元罚款。 二.被告王丽丽提取的10万元将按比例返还给所有募捐参与者;责令被告人王丽丽、姚天龙继续赔偿每位募捐参与者的财务损失。

姚天龙拒绝接受一审判决,提起上诉,后来申请撤回上诉。 南京市宣武区人民检察院抗诉犯罪数额 南京市人民检察院认为,从吸收基金划拨的款项不计入犯罪金额的抗诉是正确的,支持抗诉。

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审计报告在吸收人员范围和损失计算方面与事实不符。原法院驳回了审计报告,并根据筹款参与人的陈述、合同、收据和其他证据重新审查了非法吸收的存款和损失数额。人们发现没有什么问题,抗议和反恐机构的意见也不能成立。 上诉人姚天龙在二审期间自愿撤回上诉,这是应该允许的。 原判决确认事实清楚,证据真实充分,性质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应予维持。 二审判决如下:第一,允许上诉人姚天龙撤回上诉 第二,驳回抗议,坚持原判决

评论

1.转让订单的重复投资是否应计入犯罪金额 准确确定吸收的存款数额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不仅关系到刑事制裁肇事者以维持金融秩序,还关系到救济和保护筹资参与者的合法权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集资参与人在收回本金或取得收益后的重复投资金额不予扣除,并明确了收回投资本息后犯罪重复投资累计金额的确定规则。 这种情况是转移订单的重复投资。筹资参与者尚未收回本金和利息。投资基金一直在吸收资金的行为者的控制之下。虽然投资到期后再次签订合同,但犯罪对象仍是首次由筹资参与人交付的委托人,但吸收资金的期限发生了变化。这位演员实际上没有吸收新的社会资金,也没有对金融秩序造成新的损害。 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行为人不仅应当承担刑事责任,还应当承担筹资参与人损失的赔偿责任。 转让指令的重复投资包括非法高利率和年利率超过100%的复利,大大超过了法定私人贷款年利率24%的法定上限。这种情况下,如果犯罪数额累计计算,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非法高息和复利的合法化。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主要是由于资不抵债,这不利于平等保护投资者的本金损失,也不利于引导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犯罪数额显然超过了筹资参与者陈述的投资和损失,这不仅在逻辑上难以证明,而且不符合常识。 因此,转让订单的重复投资不应计入犯罪金额。

2.量刑证据受到质疑时犯罪事实的认定 如果定罪证据真实、充分,而量刑证据有疑问,应做出有利于被告的裁定 如果书面证据不能证明筹资参与人在实际收回投资本金和利息后进行了重复投资,则应根据受益被告人原则确定犯罪金额,不得累计计算。 公诉机关在本案中指控的犯罪事实表明,犯罪数额远远大于筹资参与者的实际投资和损失。原因是未支付的本金和利息被转移到单次重复投资中进行累计计算。 筹资参与者不仅是接受存款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也是感兴趣的直接参与者。为确定吸收存款的金额和造成的损失,筹资参与人应当根据其报表,对投资合同、资金收支、会计账簿等证据进行全面审查。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往往涉及时间跨度大、影响面广、筹资人员多、调查取证难、证据材料多等问题。要明确认定此类犯罪数额的具体规则,统一侦查、公诉和审判的思想认识,依法公正高效地办案。

免责声明:非本网文中提及到:“杜泽坤”或四川蜀仁律师事务所的信息,皆为来自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站长邮箱:531014023@qq.com,站长将在收到邮件12小时内删除。

在线咨询

在线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