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拒绝调岗被辞退,用人单位是否应赔偿
近年来,随着企业经营模式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用人单位单方调岗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持续攀升。调岗是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存续期间,出于生产经营和企业管理的需要来调整人力资源配置的一种常见方式,因调岗而随之产生的劳动纠纷也屡见不鲜。
网友咨询:
员工拒绝调岗被辞退,用人单位是否应赔偿?
律师解答:
劳动合同签订后,用人单位及劳动者均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员工不同意变更的,不能以此为由将员工辞退。如果公司执意要辞退员工,需要依法支付经济赔偿金。
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形下,用人单位基于经营管理需要,拥有用工自主权和管理权,在不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且未降低劳动者相关待遇、未造成劳动条件、劳动强度等明显改变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行使对劳动者合理调岗的权限。调岗正当合法,劳动者应当服从管理。劳动者若拒绝调任,即是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公司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律师补充: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