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

发生交通事故后能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吗

  交通事故已成为现代社会常见的民事侵权纠纷类型之一。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受害者除了可以主张医疗费、误工费等直接经济损失外,精神损害赔偿也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网友咨询:

  我上个月遭遇了一场车祸,虽然没有受重伤,但事故后一直睡不好觉,经常做噩梦,心理医生说我有点创伤后应激障碍。这种情况下,我能向对方索赔精神损失费吗?

  律师解答:

  所谓精神损害赔偿,是指因侵权行为导致受害人精神痛苦、心理创伤等非财产性损害而给予的经济补偿。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通常考虑以下因素:侵权行为的性质、损害后果的严重程度、受害人的特殊身份关系等。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交通事故都能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法院会综合评估事故对受害人精神层面造成的实际影响。如果有专业心理医生的诊断证明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且能证明该障碍与交通事故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则有可能获得精神损害赔偿。

  建议收集和保存以下证据:事故责任认定书;心理医生的诊断证明和治疗记录;因精神问题导致的误工证明;其他能证明精神损害程度的证据。

  律师补充:

  交强险即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在交通事故中,受害人或其近亲属可以要求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优先赔偿精神损害,以充分保障切身利益。精神损害不同于财产损害,依照具体的案件情况,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参照一定的标准使其赔偿数额适当合理。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 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权行为的目的、方式、场合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理诉讼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