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泽坤律师:15508163888

民法典解读 | 哪些情形下继承人丧失继承权?

时间:2022-08-11 10:30:06

如果行为人做了影响继承权的事,比如杀害被继承人的,会被法律剥夺继承权。继承权是基于血缘关系产生的,也会因为伤害血缘关系的行为而丧失。那么,哪些情形下继承人丧失继承权呢?

(一)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

(二)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要求杀害的目的必须是争夺遗产。

(三)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

(四)继承人伪造、篡改或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一、继承人顺序分配原则是什么?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

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二、继承权的主体包括哪些?

1、法定继承人,就是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等等有血缘关系的人。法律规定继承的第一顺位是配偶、子女和父母;第二顺位才是兄弟姐妹、祖父母等等。只有在没有第一顺位继承人或是第一顺位继承人放弃继承权时才顺位下移到第二顺位继承人继承权力。

2、遗嘱指定继承人,意思就是被继承者根据自己的个人意愿签订遗嘱协议将财产继承给自己希望继承的人,也可以不是自己的法定继承人。

3、 遗赠扶养协议指定的继承人,是指在被继承人生前与继承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签订后抚养人有义务在继承人上前抚养继承人,按照这个协议,被继承人死后继承人可以继承被继承人的财产。

继承权的接受和放弃是不可以转让的,他只能是继承人单方面的接受和放弃,不能被继承人转让出去。

继承权除了可以自己主动放弃外,如果具有《民法典》中规定的法定情形,那么也会导致继承权丧失,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是被动的丧失了继承权。那么之后对该被继承人的遗产,继承人也就不能在继承其遗产。一般在继承人具有丧失继承权的法定事由时,那么其继承权就当然丧失。

免责声明:非本网文中提及到:“杜泽坤”或四川蜀仁律师事务所的信息,皆为来自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站长邮箱:531014023@qq.com,站长将在收到邮件12小时内删除。

在线咨询

在线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