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泽坤律师
手 机:15508163888
微 信: 15508163888
时间:2019-11-08 11:37:24
刑事责任年龄法律规定行为人应负刑事责任的年龄。刑事责任能力的条件之一。根据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成熟度及社会化水平确定。依照刑事法律规定,凡达到一定年龄、精神正常者实施犯罪行为,应负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不满十四周岁是无责任能力年龄阶段。
网友咨询: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能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吗?
律师解答:
首先,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和未成年人犯罪是两码事;
其次,一个是刑事追诉问题,一个是需要从社会层面考虑的问题;
最后,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更加合理的追溯犯罪,惩治犯罪。在一定程度上威慑犯罪,但是不能在根本上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犯罪是一个社会现象,导致的因素非常多,需要综合整治与应对才能降低犯罪率。
律师补充:
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正频频示警,不断挑动公众脆弱的神经。受害人家长的安全忧思不断、受害人的心灵之痛抚慰缺失,不断拷问着国家少年司法体系的建立,而修改刑事责任年龄的呼声随之再起。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和校园暴力等恶性案件屡见报端,但因为14岁刑事责任年龄的设限,导致一些暴力伤害他人的未成年人,像这名伤害同学的孝感男生一样,被免于刑事处罚。这使得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争论进入公众视野。目前,我国刑事责任年龄还未受到民法总则的影响。
律师总结:
与其从法律上设定,倒不如从根源抓起。监护人应真正尽到对未成年人监护的职责,莫要等未成年人“失足”后才去关怀,亡羊补牢不如防患于未然。加强与学校以及老师的联动,铸牢预防低龄未成年人犯罪的防线。其次,莫让年龄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护身符”,要加强对低龄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矫治,积极探索、构建和完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
免责声明:非本网文中提及到:“杜泽坤”或四川蜀仁律师事务所的信息,皆为来自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站长邮箱:531014023@qq.com,站长将在收到邮件12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