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泽坤律师:15508163888

千亿矿权案,别模糊了焦点(深度好文)

时间:2019-11-03 17:36:54

没人会想到始于2003年的“1000亿采矿权案”和最高法院2017年的第二次审判判决还没有解决。


近日,前央视主持人崔永元及相关人士报告称,该案二审的部分档案在最高法院丢失。 随后,最高法院的官方答复称,调查程序已经开始。如果发现任何违反司法纪律的行为,将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案件档案是反映处理过程的最全面的材料,应在案件完成后妥善保存。 如果报告是真的,文件就消失了,这真的让人怀疑“里面一定有什么奇怪的东西。” 既然最高法院已经发表了公开声明,我相信当舆论监督成为常态的时候,这种声明永远不会消失。 即使真相恢复后没有阴谋,问责和进一步监管也是绝对必要的。 总之,最高法院必须而且必须给出一个经得起事实和舆论考验的结果。

然而,找到“丢失的案件档案”并不意味着此事应该结束。 案卷本身与普通人的生活无关。为什么它在公众舆论中引起如此大的轰动?归根结底,我们关心的似乎是案件档案是否丢失,以及它是如何丢失的,但实际上是这个案件背后是否有任何隐藏的秘密。 毕竟,数千亿的国家矿产资源、涉嫌逃避政策的反向合同以及陕西省政府发出的指向判决错误的信件是一系列引人注目甚至不可思议的案件事实。很难不让人们闻到一种奇怪的味道。


事实上,漩涡中的二审判决曾经是“光晕加身体” 它没有采纳省政府信中“合同无效”的说法,最终决定民营企业柯克莱公司与Xi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研究院签订的“合作勘探合同”有效,双方继续履行。 判决后,许多媒体称赞此案为优化商业环境、维护民营企业权益的标志性案例。 目前,判决书全文也公布在中国裁判的网上文件上,平静地面对突如其来的审查浪潮。


平心而论,当时“千亿采矿权案”的判决似乎值得这样的赞扬。 从前,在处理私人经济中的公共权力时,总是有些不安甚至惶恐不安。 一个重要原因是,即使经过几轮谈判和书面协议的形成,政策的突然改变在许多年后仍然有可能变得无用。


例如,当协议达成后要执行时,某个级别的机构“灵机一动”,认为协议必须先备案才能生效。 在许多情况下,这种“担忧”并不真正符合公众利益。只是公权力一方反悔,不愿承担违约的声誉。因此,它用一个借口来排除合同。 合同无效后,它变成了一张“白纸”,更不用说未能履行违约责任了。私营企业只能哭泣


“十亿采矿权案”成为一个象征,因为最高法院在此案中再次明确了自己的态度:签署或不签署合同是双方自愿的事情,其效力不会因为没有记录而受到影响。合同无效的原因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即使是省政府的文件也不得干涉。 公共权力也应遵守合同精神,不应无故违反合同,否则必须承担责任。 无论具体案例如何,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足以为当前的司法实践提供借鉴。


从根本上说,“1000亿采矿权案”的“丢失文件”只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噱头。整个事件的焦点是双方将战场扩大到法庭之外,并试图利用公众舆论来实现争夺1000亿采矿权的目标。 一旦这样的恶案得逞,对法治的破坏是无法估量的,这是我们最应该注意和防范的。

免责声明:非本网文中提及到:“杜泽坤”或四川蜀仁律师事务所的信息,皆为来自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站长邮箱:531014023@qq.com,站长将在收到邮件12小时内删除。

在线咨询

在线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