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泽坤律师
手 机:15508163888
微 信: 15508163888
时间:2025-03-23 12:01:08
张某遭遇网络投资诈骗后,伪装成“洗钱中介”骗取诈骗团伙23万元。法院以“手段行为具有非法性”为由,认定张某构成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
网友咨询:
骗了骗子的钱,违法吗?
律师解答:
骗了诈骗犯的钱同样属于犯法行为。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诈骗罪未遂的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构成诈骗罪的,根据诈骗的数额、手段、危害后果等犯罪情节,综合考虑被告人缴纳罚金的能力,决定罚金数额。构成诈骗罪的,综合考虑诈骗的起因、手段、数额、危害后果、退赃退赔等犯罪事实、量刑情节,以及被告人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认罪悔罪表现等因素,决定缓刑的适用。
若反制所得未超出原损失(如被骗5万后取回5万),可能被认定为“自救行为”,但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提供完整被骗证据链(转账记录、聊天截图);未使用伪造公章、虚假诉讼等非法手段;及时向公安机关说明情况。受害者需谨记“维权须守法”的铁律,通过冻结账户、司法追偿等合法途径实现权利救济。
律师补充:
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本罪的行为对象是公私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本罪的行为方式是使用欺骗方法。所谓欺骗,是指使被害人陷入认识错误,从而“自愿”地作出将财物交付给行为人。欺骗方法主要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本罪的行为结果是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免责声明:非本网文中提及到:“杜泽坤”或四川蜀仁律师事务所的信息,皆为来自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站长邮箱:531014023@qq.com,站长将在收到邮件12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