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泽坤律师
手 机:15508163888
微 信: 15508163888
时间:2019-11-02 19:03:09
摘自中国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张坤《谎言剖析——测谎者案例笔记》
犯罪知情测试:零口供案例
通常情况下,当犯罪嫌疑人来调查此案时,调查人员会对他进行多次讯问。 因为追求利润和避免伤害是人类的天性,所以即使是真正的犯罪者也会时不时地做出有罪的声明和开脱。
案件承办人经验丰富,在嫌疑人供应的反复变化过程中,经常能发现漏洞,并能结合其他有据可查的证据,全面判断嫌疑人是否说谎。
然而,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没有认罪的情况下到达案件现场后总是为自己的清白辩护,案件承办人可能心里会有些鼓。
尤其是当其他证据的质量相对较差,并且嫌疑人没有任何犯罪记录时,鼓的声音可能会更大。
在这种情况下,案件可以委托给测谎仪
在一起盗窃案中,案件承办人委托测谎仪通过测谎仪测试来帮助判断嫌疑人是否是真正的罪犯。
犯罪现场是建筑工地上的一栋简单建筑。记者是一名中年妇女,正在建筑工地的食堂做饭。 案发当天早上,她像往常一样起床去医院的公共洗脸盆洗脸。 困了,她忘了锁门。
十分钟后,她洗完澡回到家,却惊讶地发现沙发上的背包被打开了。 她急忙跑过去仔细看了看,她放在背包里的红色钱包不见了。
换句话说,在她出去洗衣服的十分钟里,有人溜进了她的房子,偷走了她的钱包。
经过现场调查,调查人员从她的钱包中提取脱落细胞。 经过比较,调查人员又有了一个重大发现。
经过比较,原来脱落细胞属于同一地点的另一名水电工人。 水电工人宿舍的位置碰巧在受害者宿舍的楼上。
调查人员随后查看了事发当天建筑工地的考勤单,发现事发当天早上,水电工人因胃痛请假去医院。
这不禁让人怀疑医疗是假的,赃物的买卖是真的。
结果,水电工人被调查人员认定为嫌疑人。
然而,当嫌疑犯到达时,他困惑地看着调查人员,坚持说他们抓错人了。
即使真正的犯罪者被抓获,这种借口出现也并不少见。 然而,碰巧嫌疑人一直表现良好,行为诚实,从未有任何犯罪记录。工人们也表示不相信他会做这样的事。
调查人员还询问了嫌疑人宿舍的其他人的情况。结果是钱包被偷的前一天晚上,嫌疑人确实吃了一个坏肚子,并且在半夜熬了几个晚上。
一方面,调查人员在审讯嫌疑人时不能直接发现案件,只能拐弯抹角。另一方面,嫌疑人还坚称自己对此案一无所知。
结果,随着一方不断重复“你想想你做了什么”,另一方不断重复“我不知道你在问什么”,这个案子慢慢冻结了
那么,嫌疑犯拒绝打架还是真正的罪犯是别人?
接到案件后,案件承办人也觉得有点棘手,于是把案件送到测谎仪实验室。
在查阅了所有的案件档案后,测谎仪检查员认为:
“具体到这个案件,案件的隐藏信息还没有披露,所以采用犯罪知识测验(GKT)进行测谎更合适 "
犯罪知情测试是测谎实践中一种重要的测试范式。
具体而言,犯罪信息测试方法基于这样一个测谎概念:
在犯罪过程中,罪犯不可避免地会对整个犯罪过程形成相应的心理痕迹。 当这种心理痕迹再次被“唤醒”时,犯罪者会有强烈的定向反应,从而表现出生理指标的异常变化
当使用犯罪知识范式进行测谎时,测谎仪会提取出所有能使真正的犯罪者在整个案件中形成心理痕迹的情节,然后编织出一整套问题来询问被测者。
假设,在一起谋杀案中,凶手用锤子杀死了受害者。
现在,调查人员已经将三名男子列为重要嫌疑人。
其中,只有一个是真正的肇事者,另外两个是无辜的
那么,通过犯罪知识测试方法,我们如何判断这三个人中的哪一个是真正的凶手呢?
根据犯罪知情测试法的测谎概念,真正的犯罪人应该对用于杀害受害人的工具有相应的犯罪心理痕迹。
有鉴于此,测谎仪审查员编写了以下主题:
肇事者用菜刀杀了那个女人吗?
肇事者用斧头杀了那个女人吗?
肇事者用锤子杀了那个女人吗?(目标问题)
肇事者用棍子杀了那个女人吗?
肇事者用枪杀了那个女人吗?
肇事者用石头杀了那个女人吗?
……
在为受试者戴上各种传感器后,测谎仪检查员向受试者提出了这些问题 当被测者对每个问题回答“不”或“不知道”时,测谎仪将快速准确地记录被测者生理指标的所有细微变化。
在犯罪知情测试方法的问题设置中,只有一个是目标问题,其余的是陪衬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肇事者实际上是用锤子杀死了受害者。 因此,特别是在这个例子中,“犯罪者是否用锤子杀害了妇女”是目标问题
所以,如果是一个无辜的人,他没有犯罪工具的犯罪心理痕迹。 换句话说,菜刀、锤子、木棍、石头、枪,这些工具,在他看来,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
因此,当他回答“犯罪者是否用锤子杀害妇女”时,不会有强烈的定向反应,自然生理指标也不会有明显的异常变化
然而,如果他是真正的罪犯,他对犯罪工具有明显的犯罪心理痕迹。
因此,当他被问及“犯罪者是否用锤子杀死了那个女人”时,他的心理痕迹又被“唤醒”,他对工具“锤子”会有强烈的反应
因此,当他回答目标问题“罪犯用锤子杀死了那个女人吗?”他的生理指标会显示出明显的异常。
这表明他有相应的犯罪工具的心理痕迹。
换句话说,他知道真正的工具是什么
如果这不容易理解,让我举一个更直接的例子。
例如,今天早餐,你吃了一个包子 但是出于某种原因,你不想告诉我你早餐吃了什么
如果我用犯罪知识测试方法对你进行测谎测试,结果会是这样的
我问你,“你早上吃馒头了吗?”
你回答,“我不知道 "
测谎仪记录你回答时生理指标的变化
……
我问你,“你今天早上吃馄饨了吗?”
你回答,“我不知道 "
测谎仪记录你回答时生理指标的变化
……
我问你,“你早上吃油条了吗?”
你回答,“我不知道 "
测谎仪记录你回答时生理指标的变化
……
我问你,“你早上吃馒头了吗?”
你回答,“我不知道 "
测谎仪记录你回答时生理指标的变化 此时,你的生理指标出现了显著异常,因为当被问到“包子”时,你的记忆痕迹被唤醒,出现了强烈的朝向反应,进而引发了生理指标的显著变化。
因此,通过犯罪知识测试,可以明确你早餐吃馒头。
这是对犯罪知识测试方法的简要说明,然后再回到这个盗窃案件。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种情况的隐藏情况如下:
"钱包是什么颜色的?"
第二种情况是隐藏阴谋:
"你钱包里有多少现金?"
第三种情况的隐藏情节:
"钱包是从哪里拿的?"
事实上,在我们准备对嫌疑犯进行测谎的前一天,办案人员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信息:丢失的钱包现在已经找到了。
坐公共汽车时,一位老人意外地在最后一排座位下发现了丢失的钱包。 老人从钱包里找到了主人的联系方式,并联系了主人。
简而言之,犯罪人从钱包里拿走了所有的东西,并把它放在公共汽车座位下。
这无疑是这个案件的另一个重要的隐藏情节,所以我们把它列为第四个测试点:“你把钱包扔在哪里了?”
然后,从案件的隐藏情节判断,真正的罪犯将知道钱包是什么颜色,钱包里有多少现金,钱包在哪里被偷。 此外,他还会知道他的钱包最终在哪里丢失了。
然而,如果他不是真正的罪犯,他对钱包是什么颜色、钱包里有多少现金、钱包在哪里被偷以及钱包最终在哪里丢失一无所知。
在此基础上,在对水电工人进行正式测谎仪测试时,我们编制了一些测谎仪问题,被测试者给出的答案如下
问:那个钱包是黑色的吗?
我不知道
问:那个钱包是白色的吗?
我不知道
问:那个钱包是红色的吗?(目标问题)
我不知道
问:那个钱包是黄色的吗?
我不知道
问:那个钱包是紫色的吗?
我不知道
……
问:钱包是从桌子上偷的吗?
我不知道
问:钱包是从床上偷的吗?
我不知道
问:钱包是从柜子里偷的吗?
我不知道
问:钱包是从沙发上偷的吗?(目标问题)
我不知道
……
问:钱包里没有现金吗?
我不知道
问:你的钱包里有几十美元现金吗?
我不知道
问:你的钱包里有数百美元现金吗?
我不知道
问:你的钱包里有几千美元现金吗?(目标问题)
我不知道
问:你的钱包里有几万美元现金吗?
我不知道
……
问:你把钱包忘在路边了吗?
我不知道
问:你把钱包扔进垃圾桶了吗?
我不知道
问:你把钱包扔在公共汽车上了吗?(目标问题)
我不知道
问:你把钱包落在出租车里了吗?
我不知道
问:你把钱包扔进下水道了吗?
我不知道
……
屏幕上起伏的曲线记录了被测者回答每个问题时各种生理指标的变化。
事实上,正因为如此,测谎仪在测谎的整个过程中具有天然的心理优势。 因为被测者的每一次心理波动都会通过测谎仪的记录直观地呈现给测谎仪。
如果图谱显示被测试者回答“钱包是红色的”、“钱包是从沙发上被偷的”、“钱包里有几千美元”和“钱包是被丢弃在公交车上的”等问题时,生理指标没有异常变化,那么我们可以做出初步判断:被测试者不知道这些案件的相关情况。
换句话说,“零供认”的情况可能是因为他不是真正的肇事者。
然而,如果我们看看地图上显示的情况,当受试者回答“钱包是红色的吗”、“钱包是从沙发上偷的吗”、“钱包里有几千美元吗”和“钱包是丢弃在公共汽车上的吗”等问题时,生理指标有明显的异常变化。我们也可以做出合理的判断:被测试者对这些关键案例的情节非常清楚。
那么,他为什么如此清楚地知道案件中所有的隐藏阴谋?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是这起案件的真正肇事者。
免责声明:非本网文中提及到:“杜泽坤”或四川蜀仁律师事务所的信息,皆为来自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站长邮箱:531014023@qq.com,站长将在收到邮件12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