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泽坤律师:15508163888

官方回应“红黄蓝虐童事件”| 若情况属实,涉事老师将会触犯哪些罪名?

时间:2019-11-10 02:00:54

blob.png


 据北京市朝阳区政府新闻发言人介绍,2017年11月22日下午,朝阳区红黄蓝新天地幼儿园有家长向公安机关报警,反映怀疑其孩子在幼儿园内受到侵害,朝阳警方接到报警后,立即成立专案组,依法开展调查取证工作。目前警方正在工作中。


  截至11月24日上午9点,针对相关事件,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朝阳区政府均已做出回应。

官方回应 

教育部: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近期网曝个别幼儿园存在“虐童”现象,教育部对此高度重视,已责成地方有关部门立即启动调查,尽快查清事实真相。


  教育部已部署开展幼儿园办园行为专项督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对此类事件一定要引以为戒,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规范办园行为,切实加大监管督查力度。


  教育部强调,要按照《未成年保护法》《教师法》和《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有关要求,对一切损害幼儿身心健康行为的幼儿园和教职工必须进行严肃查处,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切实保障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北京市教委:不论发生在哪一个区、哪一所园,出现一起,严查一起


  针对网传有家长反映个别幼儿园内幼儿受到侵害的情况,市教委高度重视,要求区、园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做好相关事件的调查和依法依规处理。市教委表示,相关情况不论发生在哪一个区、哪一所园,出现一起,严查一起,同时要举一反三,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相关工作,坚决防止伤害儿童事件的发生。


  目前,我市已在各区全面开展幼儿园安全隐患大排查工作,同时要求各园所进一步做好教育教学、安全管理和师德师风建设,并将进一步落实学前教育三期计划。


  市教委表示,孩子是家庭的未来,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首都教育系统将从一切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出发的角度,切实保证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北京市朝阳区政府:一经查实,绝不姑息


  朝阳警方接到报警后,立即成立专案组,依法开展调查取证工作。目前警方正在工作中。


  朝阳区政府得悉此事,立即成立工作组,进驻幼儿园,积极协助相关部门,配合警方做好调查工作。责成该幼儿园迅速做好自查和家长、幼儿的安抚工作。


  朝阳区政府禁止任何形式的伤害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发生,针对家长反映的问题,一经查实,我们绝不姑息,并依法从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红黄蓝教育机构声明

blob.png


目前,不少孩子家长在网上继续反映,他们想查看红黄蓝幼儿园的监控视频,进而一查究竟,但是家长的要求被没有得到警方的同意。


多部门正联合对此事件进行调查,是否存在虐童及猥亵情况仍待调查取证。在事件的最终调查结果出来之前,善良的人们在激动的表达愤怒的同时,还需要对此事件进行理性的思考,即需要弄清楚此事件中涉事老师的行为可能触犯何种罪名、现阶段涉事幼儿父母需要采取何种手段才能最有力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问题,才是对待这件事情最正确的态度。


为此,法制网记者独家采访北京市泽永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永杰律师和北京市英岛律师事务所石红英律师,为大家详细解读此事件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


问题一:


若涉事幼儿家长反映的问题的情况属实,那涉事老师的行为将会触犯哪些罪名?


王永杰律师:如果此次事件中,涉事老师确实存在针扎、喂食、注射不明药物的行为,同时经鉴定导致孩子构成轻伤及以上(儿童伤情鉴定标准低于成人),则涉案人的行为将构成故意伤害罪;轻伤刑期在三年以下,重伤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若导致儿童终身残疾,使用特别残忍手段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如果有强迫孩子裸体进行体罚的行为,视情节有可能构成猥亵儿童罪,普通情节的猥亵儿童,依“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从重处罚,聚众或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儿童的,应依“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从重处罚。


如果存在性侵行为的,则要看性侵的具体方式、对象。如果有行为人与女童生殖器之间的接触,则构成强奸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从重处罚。强奸女童多人或有其他加重处罚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并从重处罚。如果行为人只性侵男童或虽性侵女童但没有生殖器之间的接触,则构成猥亵儿童罪,依照上面所说的法定刑从重处罚。


问题二:


涉事幼儿的家长是否有权看幼儿园的监控?公安部门阻止家长查看的行为是否合理?



石红英律师:如果公安机关已经立案侦查,幼儿园的监控是重要的证据,公安机关应当依法调取监控视频。


而在案件侦查期间,公安机关通常是不允许查看证据材料的,幼儿家长作为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将来在案件的审查起诉阶段经过办案机关的批准可以查阅案件材料,幼儿家长聘请的律师也可以在案件审查起诉阶段依法查阅包括监控视频在内的案件材料。

问题三:


红黄蓝幼儿园并非首次被爆出虐童事件,但是该品牌幼儿园并没有因为舆论曝光而影响其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如果此次曝光事件最终查明是真实的,那有关部门是否存在监管过失?



王永杰律师:

红黄蓝幼儿园不止一次爆出虐童事件,这次爆出的事件并不是第一起,应该也不能是最后一起。那这样的幼儿园,以迅猛地势头在我国持续发展,则说明有关监管部门并没有采取有力措施对这样存在“前科”的幼儿园进行着力整改和重点监督,那监管部门的责任难辞其咎。


如果本事件的实际情况真如家长反映,涉事老师对幼童进行体罚、针扎、猥亵等长达1年的时间,则说明该幼儿园存在难以推卸的监管疏忽。


问题四:


目前本案已有公安机关在对本案进行调查取证,您认为涉事幼儿的家长除了焦急等待以外,目前最需要采取哪些手段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


石红英律师:如果公安机关已经着手调查此案,可以请办案机关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对相关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发布。家长应尽可能搜集证据,并提供给警方,必要时聘请律师协助依法跟进案件的进展。


王永杰律师:家长应当实时关注案件的进展,并尽可能搜集与孩子被虐待有关证据,比如,孩子身上带针眼的图片、和孩子之间所进行的针扎、喂食药物、被裸体罚站等谈话的录音等,提供给公安机关。只有家长提供的证据越多,得到维权的可能性就越大。


问题五:


涉案幼儿园认为幼儿家长的言行有夸大其词的部分构成了诬告,家长的行为是否属于诬告?



王永杰律师认为,幼儿家长的行为是否属于诬告,要看家长的所反映的情况是否捏造了事实,如果经公安机关查明,家长所反映的情况属实,即便是家长为了增加舆论影响力而刻意的夸大事实,那也与诬告行为的性质截然不同。


此外,如果本事件被查明属实,家长还可以向法院起诉幼儿园以及涉事老师的侵权责任。


相关法条:《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此次事件的最终结果还没有出来,在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的强光灯下,相信很快就会有权威而清晰的答案,若家长反映的情况属实,那相关人员必然会被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我们现在在尽可能做好自己应完成事情的同时,只需等待真相。



人民日报评论:虐童事件再现,“幼有所育”的底线不容击穿


 遭遇老师扎针、喂不明白色药片……这两天,北京红黄蓝幼儿园再现疑似“虐童事件”,目前孩子的描述、部分曝光照片、家长的控诉不断刷屏,目前,朝阳区教委和警方都已经介入调查。在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的强光灯下,此事因何发生?有多少孩子受到伤害?孩子们受到何种程度的伤害?种种问题,相信很快就会有权威而清晰的答案,相关人员必然会被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应该说,绝大多数托幼机构、幼儿园,都有着规范、科学的管理,能够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放心托付。不过,从上海携程亲子园教师喂孩子吃芥末,到广西合浦县廉州镇小红帽幼儿园、玉林市玉州区旺卢村小天鹅腾飞幼儿园,再到北京金色摇篮幼儿园、红黄蓝幼儿园,近期的这些事件,虽然都属极端个案,但都击中了孩子这根家长绷得最紧的神经。孩子们的身心伤害、事件引发的负面舆情,哪怕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几率,都不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更应该在源头上予以整改。


  要让法律有“牙齿”。对待孩子,任何施害行为都是不道德的,更涉嫌触犯刑法。从未成年人保护法到刑法修正案(九)扩大虐待主体范围,我国在立法上并不缺位。可是,再完备的法律,如果量刑不够、惩治无据、执法不严,也难以达到立法初衷。从这个意义上说,必须通过梳理和总结案例,在举证查证、快速反馈等方面探讨可行性措施并广而告之,拿出更权威的法律解释、更有效的执法示范。保护儿童的法律,只有真正“带有牙齿”并严惩不法行为,才能让定罪和处罚更具针对性、更有威慑力。


  要让课堂有“阳光”。虐童事件舆情短期集中爆发,当务之急应该组织起来,让防虐待、防性侵等儿童课程进入托幼机构,给孩子、家长、老师都上一课,讲清楚如何对虐待性侵说不,如何发现和处理问题,以及触碰红线的严重后果。此外,也应加强投入,通过技防监控,确保监控探头全覆盖,实现园内无死角。据悉,北京市已经有所行动,正在迅速排查相关隐患。办学进入正轨、安全没有死角,才能还孩子们一片晴朗的天空,这既需要顶层设计,又离不开全社会的智慧众筹、行动众筹。


  要让监管有“力量”。与发达国家的经验相比,我国托幼、学前教育无论办学还是监管都有不少“短板”。因为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民办幼儿园和民办培训机构的数量迅猛增长,算商业机构还是教育机构,并不清晰。本来相对民办中小学来讲,“非法”开办的门槛就不高,同时既可以在教委注册,也可以在工商局注册,不仅存在多头管理的情况,而且存在几个公务员要管几百所公办幼儿园和几百幼托机构的现实。办学与管理、监管与保障之间的巨大缝隙,不能光靠给管理者打棒子压担子,还应该加力量派人手,提高治理水平,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要让幼师有“素质”。这些虐童事件无不表明,幼师若是素质差,幼儿就会遭殃。提高幼师素质、抬升准入门槛、完善幼师培养,是解决此类问题时不能绕开的一环。严惩虐童幼师,与关心幼师待遇和培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从问题出发,针对“幼师真穷、幼教真苦、托幼真难”的现实情况,有必要设定幼师收入补偿制度,有必要弥补幼师心理落差以增强职业认同感,有必要通过职称评定等方式将幼师纳入统一管理,有必要对幼师上岗进行资格审查、定期考核、不定期淘汰……或许,这样才能让真正爱孩子的人从事培育“祖国花朵”的工作,才能让孩子在健康温馨的学前教育中免受无谓的伤害、形成完整的人格。


  十九大报告明确宣示: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许多需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等待/但是孩子们不能等”,孩子们是属于未来、属于明天的,但保护孩子需要从今天开始,吹散虐童阴影,守住“幼有所育”的底线,才能让“全体人民共建共享发展”的温暖目标得以实现。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免责声明:非本网文中提及到:“杜泽坤”或四川蜀仁律师事务所的信息,皆为来自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站长邮箱:531014023@qq.com,站长将在收到邮件12小时内删除。

在线咨询

在线律师